品牌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

微信客服

泰山文艺奖创作背后的故事 王永训:要让潍坊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2023-01-12 09:28      作者:  潍坊新闻网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今年51岁的王永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一直以来,他都对风筝有着浓厚的兴趣,不断精进制作风筝的技艺。近日,王永训的扎彩作品《中华同心龙》荣获第十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民间文艺类一等奖。

王永训在制作风筝。

  近日,记者走进寒亭区杨家埠村,在王永训的天成飞鸢风筝有限公司展销大厅里,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精致的特色风筝。王永训先带记者参观了一件尚未完成的《中华同心龙》的龙头,他说:“这是顾客的订单,我这几天就在做这个,获‘泰山文艺奖’的那件作品正在其他地方展览。”

  “当时制作龙头用了差不多2600根竹条,选取的是毛竹,需经过高温熏蒸后才拿来使用,这样可以防蛀。裱糊采用的则是真丝布料,这样看起来更精致。”王永训介绍,《中华同心龙》全长69米,寓意“顺利和长久”,是典型的龙头蜈蚣风筝,龙头颜色以中国红为主,上面有56颗石榴籽寓意“民族团结”,龙身由56个具有杨家埠木版年画绘制特色的腰节组成,每个腰片上画有不同民族的人物图案,腰节上的横担是红色的羽毛。

风筝《中华同心龙》(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从2021年开始,王永训就着手制作第一件《中华同心龙》,前后反反复复修改了5次,花费半年多的时间。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有气势,他还多次请教业界的专家。

  一直以来,王永训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制作风筝。从选材开始就非常讲究,他一般选用四川、福建、江西等地的毛竹,且是竹龄在两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因为这样的料韧性强、弹性大、油性好。另外,他在裱糊方面同样很讲究,松紧对称须符合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放飞。

  王永训回忆,他从小就对风筝感兴趣,17岁时被亲戚介绍到杨家埠一家风筝厂学手艺,很快就上了手,熟练掌握了风筝制作的全套流程及扎、裱、糊、绘、放等技艺。后来,王永训开始自己扎自己卖,当时下了36元的“血本”购买材料,设计、扎制风筝。他制作的第一批蓝色蝴蝶风筝在市场大卖,淘到了第一桶金,从此打出了名气,真正入了这一行。

  此次获得第十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民间文艺类一等奖,王永训非常激动,他说:“为了创作《中华同心龙》,我经常饭不思、觉不睡,在看到它放飞成功并获奖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后我将结合自己特长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风筝作品,推动潍坊风筝飞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人认识潍坊。”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文图